斯拉木·阿不来提在社区拍摄的微电影中担任主角,如今成了社区明星。
这部微电影名叫《买买提的改变》,是乌鲁木齐市丝路社区拍摄的。“辖区流动人口多,工人干活拿不到钱、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很普遍,我们想通过微电影的方式讲述这些故事,让大家了解社区能为居民做些什么。”9月10日,丝路社区书记王绍鹏说:“斯拉木在生活中就是搬卸工,微电影里他是自己演自己。”
微电影中主人公买买提的扮演者斯拉木·阿不来提,今年24岁,结婚半年,还没有孩子,是新疆友好利通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冯会兰装卸队的队长。
“8月中旬的一天,社区书记和主任找到我,说想拍一部微电影,让我当主角,我没多想,一口答应了。”斯拉木笑着说。
9月10日16时,斯拉木·阿不来提(左)正在于工友一起搬运货物。
摄微电影共拍摄了三天,剧本大纲一稿是丝路社区书记王绍鹏写的,主要演员全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担任。
微电影故事梗概:居民买买提因讨不到工资闹事被拘留,社区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帮他交了罚款,还为他生病的孩子支付了医疗费,并把他们一家纳入帮扶对象。当买买提回到社区,得知工作人员已帮他要回工资,并为他找了一份搬卸工的工作后,喜极而泣,生活慢慢步入正轨。
拍摄过程中,斯拉木最痛苦的是背台词,有一句他重复拍了不下15次,“那是跟老婆打架的戏,扮演我老婆的是丝路社区食堂的厨师,感觉很别扭,加上我从没跟我老婆吵过架,怎么演也不像。”斯拉木说。斯拉木所在装卸队的工人也参与了拍摄,“拍的东西我们还没看到,蛮期待的。”斯拉木的同事、48岁的艾尔肯·托乎提说。
丝路社区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会进行入户调查,对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帮没有工作的居民找工作,帮讨不到工资的工人提供法律咨询等。“把这些工作内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放到微电影里,居民遇到相应问题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了。”王绍鹏说。
“其实,这个微电影里70%的事都在我身上发生过。”斯拉木说。
斯拉木是喀什人,五年前到北站当装卸工,干了两个月没拿上工资,他准备去闹事,后来通过向社区求助,要回了工资。斯拉木说,当时他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法律学习班,学习了有关劳动用工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生活了五年,社区给了我很多帮助,现在我能养家了,每月还能给父母寄钱,也会讲汉语了。”斯拉木说。
据了解,这部微电影约十一分钟,花费两万元,目前计划先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内部网站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