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关爱抗战老兵团队
志愿者:丁德保先生
我们一年来在新疆找到四十七位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们,其中有五位生活困难的老兵,3位在沙湾的农村,一位在米泉(乌鲁木齐米东区),还有一位在兵团150团,因为历史的原因,他们在五六十年代来到新疆,有的东躲西藏,到处打工,我们找到他们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没有社保,没有医保,没有收入。
这些为我国抵御外敌侵略,流血又流泪的老兵们,现在他们的年龄都已经是九十多的岁了,平均年龄在九十三岁,最年轻的都86、87岁了。我们不忍看到老兵们离去的脚步越来越快,老兵们等不起!我们也等不起!我们再努力也跟不上老兵离去的背影。几年来已经去世12位老兵。作为志愿者,我们期望社会的大爱,能够抚慰抗战老兵的心灵,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给老兵更多的关注、关爱、帮助和尊重!
给老兵家装马桶,帮老兵剪头发,听老兵讲故事,给老兵拍纪念照片……点点滴滴汇聚成河。从第一次发现的老兵走访,到葬礼上最后一鞠躬。惊喜、关爱、敬意、遗憾,所有的情绪融入在关爱老兵的事业中;从1个人到如今100多人的团队,丁德保带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组织。当然,还有曹新梅、龙龙、霍斌、老吴……许许多多的人,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一群有情怀的人,每一次对老兵的真诚,带给我们的感动,这就是我们的动力。
我们关注着这样一群可爱的人,70多年前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半年时间,我在关爱抗战老兵新疆志愿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黄埔军校同学会、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的帮助下,在新疆找到47位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们,他们中,有人在中国战场奋勇杀敌、有人远征异国他乡浴血奋战、有人参与警戒日军受降大典、有人为稳定抗战大后方平定新疆东突暴乱……
我力图用真实而亲近的背景交代来记录这一切,并通过多方印证来串联起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们亲历战争的回忆…
我们有责任及时记录并呈现这些活着的历史,这是一场和生命赛跑的记录,我在采访过程,不断传来老兵病危甚至过世的消息,我深感遗憾和悲痛,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大多是普通一兵,有些人可能既是一生中第一次接受采访,也是最后一次,他们已年近百岁,他们的身体日渐孱弱,抗战亲历者越来越少,我们不能再等了。
我想和大家谈谈我采访李民生的感受。 这位老兵,我采访过3次,每一次,他都哭。 去年(2014年)10月19日,在关爱抗战老兵新疆志愿者为抗战老兵组织的一场聚会上,李民生当时为大家唱《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才刚了几句,他就哭着说,“我有罪!我对不起他们!”他哭的浑身颤抖,其实,在场的老兵、志愿者,很多人也忍不哭了。
1942年,李民生带领他的华侨先锋运输大队九中队通过惠通桥撤离,他说,“我的驾驶员,李云天和姚国,我是亲眼看着他们被鬼子的机枪扫射死的,好多战友被日军的机关枪射中,好多战友无奈之下跳江,鬼子又对江面扫射,江水都被染红了,江面上漂着好多帽子,当时,怒江的水流那么急,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9中队有52辆车,100多人,只有不到30人活了下来。抗战期间,李民生的父亲在上海也做不成生意了,就到处找儿子,打听到李民生在湖南当兵,一路找到湖南的那个部队,参军入伍,直到在武汉会战中阵亡…
遗憾的是,大半年时间,47位抗战老兵已有10位离世,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刻在历史的页码里,因为,那些曾经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早已没有机会看到他们的轮廓。
这些英雄都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周围,通过他们的叙述,看到他们的脸庞,就如同当年抗日战争在新疆一般。
我是亚心网的互动编辑,邓平。事实上在今天首映会之前,我和我的小伙伴一直都在努力,想着如何把这个发布会以更加真诚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想给大家讲讲真实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老英雄的故事...
5月21日,我们采访完江硕鹏老人准备告别,老人今年97岁,坚持要把我们送下楼,走了好久都不愿意回去。后来我们狠心转身离开,走了好远,回头发现老人还在挥手。
什么是幸福呢?江硕鹏老人经济条件尚可,可是没有自己的孩子;有的老兵有子女,可是因为历史原因,与子女隔阂很深。对于江老,有人去看看他,听他讲讲故事,告诉他,大家都没有忘记他,这就是他的幸福。我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此也不太懂得和老人相处,如何对他们嘘寒问暖,但是那一刻,看见那么瘦小的身躯挥舞着胳膊,真的很想回去抱一抱他。
今年的5月13日,我们驱车到250公里以外的石河子150团园艺连。当时我还没有学会倒车,不过现在也没有学会,就斗胆开车带着同事们和志愿者来到老兵马宪廷的家里,因为我们真的需要和时间赛跑。
老人得了食道癌,晚期,93岁,我害怕我们赶不上(采访他)。老人一早就在院子外等着我们,和他握手的时候,很温暖很有力量,他女儿马莲香说,老爹硬撑着呢,知道你们要来,身上就好像不疼了一样。
听老人讲他打鬼子的故事,当年他是多么机智与勇敢的小伙子,受了枪伤也没有喊疼,现在却被生活、被现实折磨的精疲力尽。她的女儿马莲香说,廉租房怕是申请不上了,老爹说,自己可能住不上了,就不要麻烦政府了。
考虑老兵们的身体原因,我们并没有邀请老人们到现场,但是我们已经把大家的关心与问候提前带给了他们,在昨天的这个时候,我们带着致敬礼包来到了卓华与金少箕的家中……
每次去看望老兵,他们不顾身体的病痛,总是要送出门口,每一次的挥手,我们都劝了很久。瘦弱的身影,倔强不肯离去。每一次去看望老兵都会收获不同的感动。看见老兵的笑容,我们只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尽管我们已经在不断努力尽自己所能为老兵们送上问候,告诉他们人们没有遗忘你们,可是我们依旧追不上老兵离去的步伐,从去年寻找开始,已经有10位老兵去世,噩耗每每传来,惋惜、心痛……
抗战胜利已经70年了,这些曾经年少、强壮的小伙子们,已经被岁月变成了年逾90的老人,为了向这些抗战老兵表达出我们深深的敬意,同样,也是为了向伟大的抗战精神致敬,向民族英雄和华夏军魂致敬。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传承历史。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老兵影像发布会,更重要的是做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