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电影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23-11-15 20:25:13
从传统的胶片摄影到数字技术的引入,再到今天人工智能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电影创作模式不断地在进步和升华。
尤其是近年来,人工智能给电影创作带来了巨大的革新。以脚本创作为例,人工智能可以在保证情节逻辑自洽的前提下,自动生成各种剧情走向,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这为编剧提供了宝贵的创意来源,他们可以在AI生成的脚本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完善。在视觉效果方面,人工智能也为电影的场景生成、人脸重建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极大减少了后期制作的工作量,也使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逼真精美。
一方面AI可以在剧本创作、场景生成、特效制作、音频处理和人脸重建等流程中提供辅助创作,为电影制作降本增效、提升视觉体验等方面带来突破性发展。这一创新有助于打开现有行业的增量市场空间,为电影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AI应用的局限性和冲击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影视级别生产流程中的AI生成内容的精度和完整性仍不尽如人意。此外,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也存在争议,大规模应用AI对行业内职业结构的冲击也是数字时代电影创作的减速带。
那么,AI强势介入电影行业,机遇和挑战之间,到底谁更占上风呢?
最近,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办的2023年第七届电影特效国际高峰论坛中,来自影视制作、特效设计、动画生成和智能影像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就“AIGC与电影工业”的主题进行了共同交流和探讨。他们一致认为,AI为中国电影自主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AI介入之前,传统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影视制作团队着重追求“故事、可信、真实”的效果。例如,在电影《封神》中,特效团队通过与导演的反复沟通和不断改版,精心打造了朝歌城环境的视效创作。他们考虑了城墙的石材质感、殿内梁柱上的雕纹、朝歌城清晨的动态光线和天空的颜色等细节,力求还原真实感和可信度。
同样,在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影片的核心视觉设计主要以空间叙事为线索。为了还原历史场景的真实感,美术指导陆苇和团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对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建筑风格和朝鲜的城市空间的细致研究。
随着AI在电影行业的广泛应用,视效公司和制作团队也积极探索新的领域。例如,一线视效公司在“AIGC改变动画电影传统制作范式”、“3D人体动画生成”、“超高清虚拟拍摄技术方案”和“深度沉浸式数字内容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为电影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AI生成数字人的技术。通过AI生成的数字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毛孔和毛发效果,达到真实感和快速制作的目的。同时,AI在实景扫描、建模和重建方面的应用也提高了拍摄效率。
在这个AI遍地开花的时代,电影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AI的应用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效率提升,但也需要我们认识到AI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应用AI技术的基础上,电影行业才能迎接未来的发展,并在机遇和挑战之间找到平衡点。
技术革新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如何确保质量、版权归属如何明确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我相信,只要电影从业者保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人工智能必将成为电影创作的有力助手和重要工具,为电影艺术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人工智能必将与电影创作实现深度融合。它将改变我们对电影创作的传统认知,全面提升电影制作水平。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们不应惧怕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而要抱着积极探索的心态,与时俱进,共同推动电影艺术不断进步。我期待人工智能能为电影行业带来更多惊喜,也期待与大家一起见证电影创作进入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