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7部新片总票房超过14亿元,其中《万里归途》占比近七成。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外交官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卷入非洲战争的本国公民的故事。这部勇敢而感人的电影通过口口相传迅速成为热门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体的日益发达,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事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高深的科学知识和作为知识精英的科学家,对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来说,仍然是神秘而遥远的。与此同时,在资本的驱动和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各种娱乐信息充斥媒体平台,娱乐明星和网红成为一些青少年争相效仿的对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科学家题材电影的上映,为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走出实验室走向大众的大门,也为观众们打开了一扇走近科学、认识科学家的窗口。科学家主题电影向观众介绍了一些闪耀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的科学明星,为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每个人都能从杰出科学家的经历中汲取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科学家题材电影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辉煌成就,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他们做出非凡贡献的现实背景和精神动力,展示了他们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渴望超越平庸、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人们提供了榜样。
科学家题材电影中的主人公,都处在中华民族从危机走向新生、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并为之不懈努力。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自力更生的过程中。电影《钱学森》突出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贫困、安全受到威胁的背景下,钱学森回国的特殊意义和强烈的家国情怀。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研究环境,冲破重重封锁回国,是因为祖国在他心目中无可替代;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发射原子弹,是出于保卫祖国和平的强烈责任感。在纪录片《诗与真》中,严东生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耐火材料生产、检验和试验标准,并紧急受命解决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防热问题,这一切都着眼于国民经济、社会和国防的迫切需要。这种对特定历史背景的还原,为科学家不顾功利投身科学研究的壮举找到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唤起观众爱国之心,与主人公达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也鼓励观众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结合,成就更加壮丽的人生。
在中国,国庆假期和春节假期一样长,长假期间去看电影逐渐成为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有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繁荣是由新电影潮流推动的,因为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坚实的主流价值观,而且具有商业电影的娱乐性和艺术性。专家把这类电影称为“新主流电影”,这次走红的《万里归途》、《平凡英雄》就是这样的作品。
作为“新主流电影”,《我和我的祖国》103010在2019年国庆期间上映,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此前,中国电影全年票房收入中,国庆档票房仅占3%-4%,但当年突然上升到7%左右。
另外,今年国庆期间,除了新片,一些观众会看更早的片子,这也是一个新趋势。国庆档票房前10的电影有上映两个月的《中国机长》和上映一个月的《独行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