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爱情电影《十年一品温如言》 《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 《不要忘记我爱你》 《十年一品温如言》同一天上映,票房加起来超过2.6亿,占市场一半,排片占比超过56%。其中,《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和《爱乐之城》均超过了前情人节票房冠军《十年一品温如言》的票房成绩,《十年一品温如言》也达到了中国电影史上观看情人节电影人数最多的纪录榜首。但第二天三部影片的布局呈现断崖式下跌,《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从20%下跌至13.2%,《不要忘记我爱你》从17.2%下跌至4.5%,《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从18.6%下跌至1.9%。
虽然电影编排的下滑与言情片已经过了最合适的时间不无关系,但更大的原因是这些电影的质量不够好,无法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虽然三部电影上映一天后并没有在各种平台上分分合合,但网络上的“一星”评价却满天飞。在三部电影的豆瓣页面上,热评中的差评占了大多数。
至于更中肯的评论,指出原著已经是2009年的小说,现在的故事、人物、风格都有些过时。或许编剧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大改剧本,但由于能力不足,无法跳出框框,写出全新的故事,结果两人都吃力不讨好。不仅原著不满意,路人观众似乎还是看不上这部电影。
影评人的评论也越来越苦:“这部电影零艺术性,是最无聊最空洞的PPT电影。首日票房破1亿,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侮辱”,“这部电影充满了自我情感”.
即使是完全被电商炒得火热的购物节,也能收获这样的效果,情人节、七夕这样公认的爱情日的潜力也不容忽视。
以情人节为例,因为离过年近,所以经常被前者覆盖。如果两者叠加,票房会飙升,超过10亿。比如去年,这个数字达到了惊人的13.45亿。
如果不重叠假期,处于尴尬的工作日,比如周一到周三,上映的电影质量不高,表现也会相对较低。但是即使它更低,它仍然是坚固的。以2015年情人节为例。当天没有新片上映,第二天也是工作日,但最终总票房还是有2.2亿。当天前后两天,全国日票房都未能突破1亿。
也就是说,如果不受疫情等非常规因素的影响,2亿是这个特殊日子的票房底线,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数字只会涨,不会减。不管当天上映的新片质量有多差,都能以2亿多元分一杯羹,这只是多与少的区别。假设有三部新电影上映,每部新电影至少能拿下4000-6000万元,不包括之前电影的份额。
仅此一点就构成了许多小电影竞争的理由。
据影视垂直媒体《毒眼》统计,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中国情人节都有5部以上的言情片同台竞技,其中2014年更是多达7部,在当天2.4亿的总票房中,言情片贡献了近2亿元。
《十年一品温如言》评论页IP改编,青春校园,偶像主演,思念初恋(前任),悲伤结局,主撕.这些似乎成了大多数言情片的“流量password”,然而千篇一律的剧情套路早已造成观众审美疲劳。今年的三部爱情片都有类似于近年来情人节上映的套路和类似情人节的档期,比如《你的婚礼》,和之前的《我的青春都是你》10101《我要我们在一起》类似,都是初恋。《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和《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等电影一样,有一点奇幻的概念设定;《不要忘记你爱我》是再次饰演失意梗的导演黄真真的作品,也是很多电影用失忆来表达所谓爱情忠实梗的惯用手法。
几年前,《前任3》1010101《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电影的成功成功引爆了情感爆炸,所以在爱情电影中,“得不到的是真爱,回不去的才是美好”,而这几乎成了票房灵丹妙药。近年来,在爱情电影中,“真爱不会自然死亡”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有些电影确实能达到让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流下自己的眼泪”的催人泪下的效果,但观众已经能区分情绪和对电影的评价,越来越多的观众厌倦了这种专注于怀旧的套路。
收获爱好者已经成为近年来电影市场的普遍做法。第一个七夕档在红利, 《最好的我们》,去年疫情后斩获5亿票房。去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在五一档斩获近8亿,520分的电影《你的婚礼》斩获超3亿票房.虽然这些电影上映后会面临口碑下滑,但吃红利足以让他们在影院短暂的上映窗口期内完成票房收获。
在社交网站上,有人怀念五年前的情人节,还有《我要我们在一起》这样的好电影,为约会增添了浪漫美好的回忆。爱情显然是电影创作中永恒的经典题材,但国产爱情片却逐渐成为“烂片”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