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前到后看了当天的《拆弹专家2》和《晴雅集》(苦笑)。体验就是前一秒还在坐过山车,浑身湿淋淋的;下一秒就是在火上烤自己。
我对《晴雅集》的期望很低,还是让人感觉像针扎一样;没想到《拆弹专家2》。如此一来,将是2020年影院带来的最大惊喜。
不仅仅是刘天王挑片眼光飘忽不定(笑),不仅仅是之前的《拆弹专家1》及格分6.3。反而作为《无间道》系列的资深粉丝,十几年后在电影院看到了类似的剧情。这是一部真正的港式警匪片。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2020年还在拍港式警匪片的导演是前B级片,也是哲学博士。
这部电影使人们大为震惊
仔细考虑,《拆弹专家2》的逻辑漏洞很明显。
男二号刘青云这个角色几乎变成了一个工具人。除了拆弹,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几乎没有;华仔在“失忆摔断腿”的情况下跑出医院,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抓不到他;从英雄到反社会人格再到自我牺牲,这个角色至少有过三次转变,每次准备都不够。至于一些小虫子,比如最后在控制中心指挥的庞凌,就没必要挑出来了。
不过这些bug都是回家之后,刷手机无聊的时候会突然想到“咦,这里不对劲”;在电影院,你不会深究。它的视听效果真的很好,整个故事很流畅。
继《拆弹专家1》年红磡隧道和中环地铁1比1建成爆炸案后,导演在这段时间之初对香港国际机场进行了轰炸;天空中巨大的蘑菇云,加上末世的音乐,应该只出现在以中国香港为背景的中国电影里。
这部电影的特效是由古天乐天意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
这部电影的特效是由古天乐天意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
当你以为是灾难片的时候,他迅速把你拉了回来,告诉你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上下动动情绪,跟着导演进入他设定的情境。
之后就是希区柯克经典的“桌子底下的炸弹”时间。也就是我告诉你桌子下面有炸弹,但是不告诉你引爆的时间。
从有炸弹的暗示到炸弹的真实爆炸,两次拆弹任务中间至少有6个检查站。
第一,潘成峰进入现场情绪不稳定的小女孩,炸弹可能因为一个不小心随时爆炸;然后,男子脱下防爆衣,慢慢将手雷移到手中;直到,他移动到球场外的空地,把手榴弹扔进事先准备好的沙袋里。——的危机暂时解除。
在第二次拆弹任务中,刘德华和刘青云一起进入拆弹现场。有一个经典的问题“断蓝线还是红线”。这时,刘青云故意说“剪辑在一起的时间差不能超过四分之一秒”,并特意给了剪辑镜头,就像黑帮电影中的经典旗帜一样。——“此票完成后,金盆洗手”;总有一种隐隐的害怕中间会出错。
结果还是没有。不仅没有出现在这里,脚踩在地上的线头特写也没有错。
直到音乐放松,刘青云离开了房间,华仔留下来收拾残局,在微波炉里照顾小猫。打开微波炉——,炸弹爆炸了。
不仅爆炸了,爆炸后还特意切了一个清脆的头顶镜头,里面出现了一个断腿主角的特写,像一具尸体。
从第一次救援到第二次救援,主角的腿被炸断了,整个时间不超过20分钟。然后,导演不停地把观众带到下一个场景,没有给任何喘息的机会就设定了爆炸点。
除了明显的爆点,电影中的每一个动作场面都经过精心设计,比如潘成峰的逃生通道。
香港人口密集。一般来说,这样的一段话,你只需要把人物放在人足够多的地方,设置障碍。但在《拆弹专家2》,主角走进一家商店,用面粉、打火机和胶带做了一个小炸弹。
没有一行字,人物的身份和地位都交代的很清楚。
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有这么高密度有节奏的信息轰炸,有没有严格的逻辑链,还有没有重要性?
《拆弹专家2》是典型的香港电影
《拆弹专家2》发布后,带来了很多解读。
潘成峰的空间解读。只要看过《无间道》和《谍影重重》系列,就不难看出刘建明和杰森伯恩的影子。
每个人都做过卧底,做过见不得人的事,都试图弥补错误,都有精神分裂症/健忘症的问题。而且和后者一样,曾经属于某个体系,在“失败”之后,对一整套规则产生了怀疑甚至抵触。影片中间,刘德华举起了“一次性”的大旗,给人很大的联想空间。
然而《拆弹专家2》并不是《无间道》的精雕细琢的剧本。是一部逻辑漏洞很多但效果爆棚的港片。
有人得出结论,相对于好莱坞,香港电影成本极低,没有那么多预算给特效;但是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人多,市场竞争激烈,迫使人们想出新的点子。
香港电影不按基本套路讲故事。没有“三幕结构”,没有人物弧线,英雄最后不一定能被救赎。
这样讲故事可能逻辑混乱,但秉承“加价不加价”、“买一送一”的理念,总能给人新鲜感。因为相机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捕捉演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