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新疆电影《援疆干部》火热拍摄中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23-10-18 14:43:19
导演和演员们的专注与热情,让我深深感动。他们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真实还原新疆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他们不仅展示了干部们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努力,还深刻描绘了他们与当地群众交流互动中,不断加深了解、建立深厚感情的过程。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代又一代援疆人对新疆的帮扶和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在新疆扎根,将毕生精力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这种伟大的爱,不仅值得我们铭记,还应该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电影美术指导芦月林表示,拍好这部戏,就是对援疆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芦月林是一位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著名美术指导,曾获得全国儿童剧舞美设计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等荣誉。自9月8日《援疆干部》在新疆奇台开拍以来,他一直在现场指导团队,不离开每一场戏。他表示,这是一部跨年代的戏,因此在场景设定上需要非常谨慎,包括颜色搭配、场景陈设、总体色调以及建筑结构等方面。
作为一部主旋律现实主义题材的跨年代电影,《援疆干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表现20世纪50年代随时代变化而沉浮的状态。芦月林认为,在电影美术中,社会痕迹的变化非常微妙,跨年代越久远,投入资金越大,难度也越大。这涉及到道具、演员服饰、发饰等方面,家庭陈设与场景也会有很大差异。
拥有40多年电影美术工作经验的芦月林对画面细节表现非常严谨。他表示,拍摄年代戏比现代戏要繁琐得多,需要在人物、物件和场景方面都做到准确。他们希望通过这部戏,让年轻人了解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
电影美术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它需要将电影的故事与人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美术设计、布景、色调到陈设设计的过渡、空间的转化等方面都不能出现割裂,否则会影响电影的呈现效果。芦月林认为,《援疆干部》这部戏里既有今天的援疆干部,也有过去的援疆干部,是一个血脉相承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有些援疆干部在这里扎了根,把一生都奉献在这里。这部戏不仅具有记录意义,还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影视效果还原那个年代的场景。
在《援疆干部》最初筹备时,芦月林和团队多次来新疆考察,了解拍摄场景。他们依托于剧本,从导演的角度和思考方式出发,根据场面进行调度,为演员提供契合人物的表演依据,观众们在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被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所打动。这些故事都是根据新疆地区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他们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克服重重困难,为边疆建设付出辛勤努力,传递出一种坚定、无私、团结的精神力量。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丰满、个性鲜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既有在工作中严谨负责、鞠躬尽瘁的援疆干部,也有在生活中充满热情、关心群众的新疆当地干部。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在这片土地上付出了汗水和热血,成为了新疆发展建设的有力支柱。
这是一部充满真实感人故事的电影,这些故事都是根据新疆地区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我相信,当你们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被这些故事所打动,一定会被这些援疆干部和新疆当地干部的精神力量所感动。
期待着你们能够通过这部电影,了解到新疆这片热土上的故事,感受到援疆干部和新疆当地干部的坚定、无私和团结。我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会让你们了解到新疆的发展和变化,还会让你们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热情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