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资讯 > 影视作品 > 正文
千里进疆采棉记 金鹰获奖纪录片赏析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16-08-30 12:06:36

 “今天的电视荧屏充斥着婚恋的、选秀的、游戏的节目,很少能看到这么朴实的电视节目。中央台的农业频道能够抽出时间拿出人力,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拍了8集的电视节目,对电视界的影响是非常的大。”2月21日,在中国视协举办的电视新闻纪实片《千里进疆采棉记》研讨会上,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深有感触:“劳动首先是苦的,然后才有酸和甜。”这也代表了很多观众观看这个纪实节目的感受。

  8集电视新闻纪实片《千里进疆采棉记》于去年9月和11月分为上下部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聚焦三农》栏目播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每年到了收棉花的季节,都会有大约40万到90万外来工进疆采棉,这些工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拾花客”。可是只要你看过这部纪实片,就会知道,拾花可不是件浪漫的事。拾花客中大部分是农村中老年妇女,有不少是五六十岁的留守妇女,她们进疆采棉近三个月,每个人能得到五千至一万元的报酬。这部纪实片以河南商丘的采棉经纪人刘爱民为线索,记录了去年刘爱民从招收拾花客到安全把大家送回家乡,期间他们经历了棉花的延迟采摘,在摘棉花的过程中意外受伤生病……

  《聚焦三农》的制片人钟倩在谈到这个节目的形式创新时说,因为播出平台是个日播节目,所以他们把这部片子定义为“新闻连续剧”。但是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认为,这是部真正的纪录片,同时它树立起了几个农民的形象。首先就是经纪人刘爱民。当片中记者问拾花客为什么会跟着刘爱民跑了几千公里来到新疆打短工,“他不坑人的”一句话就把刘爱民的形象点出来,“很朴实,全是真实的记录,这就是纪录片的力量”。《人民日报》文艺部理论评论编辑室主编刘琼说,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影像艺术比文字更加有力量也更为直接,它可以呈现出更加真实的历史,特别是转型期的历史。

  农妇伸出被棉杆割裂、缠着胶布的双手,她们眼中对孩子的思念,拿到报酬之后的喜悦,这一切都让人有一种真实的感动。文艺评论家李准说,记者们没有居高临下,没有猎奇,没有赶时髦,没有把玩,切身地去替这些采棉工着想,他们不是在采棉工之上和之外,他们就在采棉工之中,这不是每个新闻记者都能够做到的。《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说,《千里进疆采棉记》是对现实的一种非常真切非常深入的关怀,它彻底贴近生活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它如实地记录下采棉工每天的劳作,真实性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对《聚焦三农》采用的新闻连续剧的方式表示了肯定,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对采棉工进行持续的关注,让观众在同步观察别人的生活。“有点像微博微信在直播他们的进程一样。”他说,“这样的新闻节目呈现出一个季播节目的架构。”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最重要的是这个节目带给人们一种复杂的感受。李准说,“拾花客中大部分是农村的留守妇女,她们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她们一年之中只有这样一次机会出去用力所能及的劳动赚得一年的主要收入,同时,赢得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以人为本,在农村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本,他这样评价道。文艺评论家曾庆瑞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悲情,这不是廉价的同情”。他说:“农村有近两个亿的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留守妇女扔下老人和小孩进疆采棉,看到她们拿到钱那么高兴,其实那种艰辛是我们常人所理解不到的,值得我们看纪录片的人为她们鞠躬。”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详询:0991-2301114
摇臂出租
TEL:0991-2301114
ADD: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影视器材租赁
 
Copyright 2021 @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Www.XJyingshi.coM 新疆影视设备租赁|乌鲁木齐影视设备租赁|新疆演员人才推荐第一站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1000844-1
LINKS
顶部 客服 联系 微信 底部
联系我们关闭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人:丁丁老师

电 话:0991-2301114

手 机:18999158250

邮 箱:xjyingshi@QQ.com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