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夏赫娜赞·阿尔斯郎的毕业作品,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微电影奖,影片展现了新疆的异域风情,讲述了姐姐麦蒂娜与弟弟穆斯塔法相依为命,而好玩导致穆斯塔法成绩一落千丈,但当有一天他遇见了摄影师阿米尔并开始奋发图强,终于取得好成绩却在回家途中丢失成绩单的故事。
新疆女孩麦蒂娜父母早逝,独自一人撑起家庭并供弟弟上学,并且为了弟弟放弃了自己的婚姻,而弟弟穆斯塔法的成绩却一直是她的烦恼。有一天穆斯塔法遇到了年轻的摄影师阿米尔,穆斯塔法梦想着自己有天也可以成为自由摄影师,在阿米尔的鼓励下她开始努力学习,终于取得100分的好成绩,却在回家途中丢失成绩单,而姐姐也出了车祸……
这部微电影利用“成绩单”为主题,使用独特的镜头语言表现了姐弟俩的一段生活中的小插曲,不禁让人想起大师阿巴斯的经典之作《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同样是表现孩童的天真,艰苦的生存环境和百态的人生。
导演夏赫娜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08级,同时也是一位演员,曾参演了《葡萄熟了》、《塞外奇侠》、《咱们的主任迪力拜儿》等多部电影电视剧。作为导演兼演员的双重角色,夏赫娜赞曾说过,“我喜欢表演,但是更喜欢讲故事,我觉得一个好的导演就是能为大家讲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很平淡,很生活,但是必须打动人心,《成绩单》是一个我很爱的故事,我必须全心投入地讲给大家听,这次获奖只是自己艺术道路上的一个起点,前面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对导戏和演戏她都不拒绝,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去尝试。”
影片开场展现了新疆的一系列本土风情,配合着新疆传统乐器,异域风味十分浓厚。影片更可以看出导演对长镜头的喜爱,如姐姐相亲的戏和弟弟熬夜写作业的戏几乎只使用了一个镜头拍摄完成。而长镜头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不打断情绪的情况下让剧情连贯的延续下去,提供较强的时空真实感。影片多处采取平行时间轴处理,当姐姐回家的镜头与穆斯塔法在外踢球的镜头相呼应,但当姐姐没有寻到弟弟回家时弟弟却又已经坐在桌旁写起了作业,拍摄手法十分独特新颖。只可惜导演在对话设计上稍显功力不足,更多时候会利用对话叙事。比如最后一场姐姐的去世的戏,通过服装和人物感情表达观众已经可以自行猜测发生了什么,并不需要通过女人的叫嚷来表达姐姐出了车祸。而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的理解也没有表现出来,在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也许还不能理解死亡代表了什么。
虽然影片拥有独特的视角,但小编不禁遐想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何时才能跳脱“穷山恶水长镜头”的牢笼,走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