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讯
影视教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资讯 > 影视教学 > 正文
拍摄微电影时候需要掌握的六大技巧分析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16-07-25 12:13:46
 如果你的微电影不能做到强设置,你的作品有可能开端处于一个短暂的平静状态,但这种常态不能持续太久,必须迅速将其打破,这就是“快切入”。继续用上面的例子,《硬币》里,小女孩用纸片来换硬币,冷漠的女人不再冷漠,她收下了孩子的纸片,真的给了她硬币。这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眼睛里忽然流露出柔情,此时,观众的好奇心也一下子被唤起,后面将会发生什么呢?
(一)快切入
    所谓的切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出事了!”就是有事件要发生,人物之间马上要交手,从而产生戏剧冲突。微电影的故事不能长时间处于一种常态,我们经常说,常态不好看,非常态才好看。强设置是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人物不是一般的人物,生活不是平静的生活,不是那种闲得无聊、稀松平常的生活,从而给人一种紧张感。
(二)猛引爆
    切入和引爆是一件事的两种表现形式,切入要快,讲的是铺垫的时间要短,不能长,必须尽快打破常态;引爆要猛,讲的是打破宁静的事件要发生得尽量凶猛和强烈,事件本身要激烈、刺激性强!同时,这个事件要能够引发观众的强烈兴趣,制造气氛的紧张,启动人物的动作——他必须动起来,必须应对变故,必须去做某一个行为或动作。
在《调音师》中,那个装瞎子的落魄钢琴家来到一户人家,继续他的调音师生意,按了几次门铃,门没开,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下意识地(忘掉了自己是“瞎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检查地址是否错误。这时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妇人,说不需要调音。他赶紧掩饰自己的窘态,强调自己是盲人,来一趟不容易,恳请老妇人让他进屋工作。老妇人怀疑地看了他一阵,终于让他进屋。刚一进屋他就在湿滑的地面上摔了一跤,手触到地面时他发现让他滑倒的不是水,而是血!而且,他透过墨镜,发现死去的老头儿正坐在一把椅子上……这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猛引爆”!观众看到这里,已经毛骨悚然。最关键的是,扮演瞎子的主人公还得继续往下装,那个老妇人(杀人凶手)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将怎样应对?他会怎样做?最终怎样了结?这让剧情充满了悬念,充满了紧张感。
(三)紧扣动作,推波助澜
通过切入和引爆,使人物迅速行动起来,这时候,微电影不允许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必须紧扣主要人物的动作往下写,因为微电影篇幅有限。《硬币》里,报亭女人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交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女主人公有一个显著的动作——陪着这个孩子把游戏做下去。
怎样继续?推波助澜!女孩显然是独自溜出家门,因为她想妈妈;女人因为可怜孩子,不愿破坏她的美好愿望,于是陪她做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女人开始不给换硬币,后来不仅给换硬币,还扮演起小女孩的妈妈。一组短镜头表现小手和大手之间用各种小玩具换硬币。然后女人和孩子感情渐好,女人还陪孩子在海滩玩耍。后来,孩子告诉报亭女人她和爸爸要搬家了。刚刚被唤起了母性的女人立即感到了失落,她上门请求女孩的爸爸允许她带女孩去一次游乐场。在夜晚空无一人的游乐场,女孩像进入了梦境,嘉年华中的小丑领着她去见了思念中的“妈妈”,“妈妈”给了孩子一条用硬币做成的项链(紧扣动作)……这部微电影还有一个温暖的结尾:多年以后,女人依旧守在电话亭旁,一天,她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一个女声说:“阿姨,我要换硬币。”女人抬头一看,一个青春美少女站在了她面前,少女脖子上挂着那条硬币项链……
(四)拐点突出,转折分明
所谓拐点,是指故事到某一个时刻,忽然出现转折或逆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微电影篇幅很短,如果平铺直叙,很难让观众坚持看到结尾。举个例子,有位新编剧的故事很有想象力,讲《西游记》里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回来都修成正果变成了神仙。白龙马好奇,想到凡间逛逛,于是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一个美女。这个女孩正处在人生的艰难时刻,遇到一系列困境。白龙马变成了女孩的好朋友,一路陪着她,并把她的困难一一解决,最后是大团圆结局。
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拐点,没有意料之外。你想想,身边有一个万能的神仙,还会有什么困境不能解决?还会有什么危机?一路顺畅,万事如意,这样的故事还会好看吗?假如我们非得写这个故事不可,应该怎样去修改呢?白龙马这个神仙来到凡间变成一个帅哥,他也许可以陪着女孩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但他却一不小心爱上了女孩!接下来他就有困境了,故事也会出现拐点:他动了心、动了情,但回天宫的时间到了,他该怎么做?要不要表白?要不要回天宫?拐点分明的故事才好看。
(五)高潮反弹
这里说的是对人物和事件施加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弹,制造故事的高潮。这种方法叫“压弹簧”,就是反向施压。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就越大。“压弹簧”的方法是一个万能的工具,尤其是在高潮的制造上。什么是高潮?高潮就是在故事最后的难关出现后,在难题解决之前,出现的那个极其艰难和紧张的时刻,以及解决这个难题时的畅快感。高潮需要多高?当然是越高越好,高到极点,高到极致。
怎样形成这个“高”?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反向施压。怎样理解“反向”?就是情节发展和你的结局(结果)相反!假如你写的结局是男女主人公最终分手了,那“反向”就是之前他们俩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好得一塌糊涂、难舍难分。假如你写的是主人公最终实现了梦想,成功了,那之前一定是绝望,一定是遇到了连观众都认为是几乎无法跨过去的巨大的坎儿!假如你写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前面一定是这两个感情深厚的恋人在爱情道路上遇到了巨大的难关、无尽的干扰,几乎绝望,几乎分手。你给的负面打压越厉害,困境越巨大,苦难越深重,最终反弹回来的回归和牵手才越容易打动人。
(六)出乎意料的结局
    微电影尤其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个短小的故事如何写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个最后的大拐点,就足以支撑全剧。通篇没有一个强烈的感动点,没有一个逆向的拐点,这个故事就很难让人记住,很难让人觉得过瘾。说得极端一点,好的微电影和坏的微电影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最后的这个意料之外。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呢?伏笔与误导——这是我们常用的技巧。在故事的前部,我们需要做一项工作,叫“隐藏”,也就是说,所谓的出乎意料,其实就是揭秘——观众先前不知道某事物的存在,最终知道了。
当我们看到一部伟大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叹:这个编剧太牛了!他竟然能够想到这样一个结局,这样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太牛了!他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与其说功夫下在挖空心思想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案,不如说是全力以赴地设计了一个“圈套”让观众去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挖一个坑,让观众往下跳。第一个工作是埋伏笔。埋伏笔不同于真正的隐藏秘密,后者是藏得越深越好,而前者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埋一部分,露一部分。第二个工作是误导,就是设置迷雾,引导观众“误入歧途”,让观众朝着错误的方向去推测结果。当真相大白的时候,一方面正确的结果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另一方面重新回忆剧情,观众会发现先前已有的信息(就是伏笔中露出来的部分)被忽略了,于是责怪自己不仔细,觉得编剧水平高,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微电影《硬币》赏析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详询:0991-2301114
摇臂出租
TEL:0991-2301114
ADD: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影视器材租赁
 
Copyright 2021 @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Www.XJyingshi.coM 新疆影视设备租赁|乌鲁木齐影视设备租赁|新疆演员人才推荐第一站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1000844-1
LINKS
顶部 客服 联系 微信 底部
联系我们关闭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人:丁丁老师

电 话:0991-2301114

手 机:18999158250

邮 箱:xjyingshi@QQ.com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