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太亚克西了!坐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和全家、全村人一起看上免费电影,这样的生活我们怎么能不高兴,不感激呢!”近日,在新疆昌吉市庙尔沟乡和谐二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大院里,牧民沙瓦拉提与家里人一起在村委会的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看《鲨口逃生》。
12月6日,记者从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2016年,全疆农村公益电影计划放映总场次为103752场,全年实际累计放映116008场次,累计完成率为111.81%,累计观众为1633.78万人次。
据了解,2016年新疆下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共计2075.04万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各地州年初合理制定放映计划,根据标准化放映实施细则要求严格管理。围绕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重大主题纪念日,精心组织红色影片展映、献映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好全年公益放映任务。积极与“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紧密团结,以“去极端化”教育、各类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群众观影。在完成好“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具备放映条件的村镇文化室开展冬季放映,初步实现了从流动转固定、室外转室内和“一村一月多场电影”的目标。
“今年在哈密市还举行了一次从流动转固定、室外转室内,‘一村一月多场电影’的试点放映,利用冬闲真正发挥农村电影的作用,让农村电影在冬季也能‘活’起来。我们还利用‘新疆农村电影监控平台’系统,从放映前端的使用回传到后方数据采集机房的运行汇总进行统计,从放映员、县市管理人员、地州管理人员直至自治区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各级农村电影工作者对于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理解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将科学监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勇说。
王勇告诉记者,为了着力解决少数民族“看懂”“看好”电影的问题,结合本地少数民族观众的观影喜好,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译制了《“杏”福来敲门》《梦开始的地方》《巴彦岱》《天将雄师》等本土影片。
“这些影片充分展示爱国爱疆的情怀,彰显了新疆人质朴热情、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光是数字电影订购平台就有维吾尔语故事片248部、科教片92部,哈萨克语故事片143部、科教片44部。为了增加农村电影影片的播放种类,动漫、儿童片以及影院下线的电影都被纳入进来。”王勇说。
记者了解到,农村电影管理服务中心9月在昌吉州阜康市举办了第二届全疆农村电影放映员职业技能竞赛暨放映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疆15个地州的32名放映员参加了竞赛,150多名放映员参加了培训,在放映队伍中营造了“赶、学、比、超”的工作学习氛围,增强了放映队伍的凝聚力。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推进新疆农村电影标准化放映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农村电影放映在实现农村全面小康中的积极作用,在保质保量完成‘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放映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广‘一村一月多场电影’,充分挖掘农村电影市场运营的潜力,探索农村电影放映公共服务与商业运营有机结合模式,同时力争在少数民族语影片供给上体现丰富性、多样性、针对性。”王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