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新疆音乐人苏尔东(右图)演唱《实话实说》的视频经大河报微信公众号转发,观看次数很快就突破“10万+”。10月15日,苏尔东受邀参加母校河南工业大学校庆60周年庆祝晚会,献唱了自己创作的《实话实说》和《感恩》两首歌曲。
苏尔东见到大河报记者就热情地打招呼:“河南是我的第二故乡,老乡好啊!”苏尔东说,1986年至1990年在郑州粮食学院(现为河南工业大学)读大学期间,是他人生中度过的一段最难忘、最幸福、最充实的时光。
“到郑州以后,接触到的东西完全不同了,似乎世界向我打开了又一扇大门。我在这里不仅学到了专业课知识,还开始学习英语、武术,接触音乐和舞蹈。”苏尔东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音乐,他的母亲手风琴拉得特别好,是位民间艺人,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大学期间,课余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宿舍凑了钱买了把吉他,几个人就一起学起来。”
1990年从郑州粮食学院加工专业毕业后,苏尔东回到新疆一所学校任教,并开始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流行音乐。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苏尔东创作的歌曲逐渐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并开始获得令人欣喜的成就。“我现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音乐创作室的副主任,闲暇时经常到人民群众中间慰问演出。”
2008年,苏尔东推出了《河南老乡》这张专辑,其中除了收录有《实话实说》外,还有《中原赞歌》、《洛阳牡丹》等三首歌唱河南的歌曲。
目前,苏尔东已经创作了150多首歌曲,其中大部分为少数民族流行歌曲。他创作的歌曲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郁,既吸取了传统“花儿”的韵致和兄弟民族民歌的营养,又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时代特色。
“阔别河南已经26年了,我在飞机上看到了龙门石窟、少林寺的宣传短片,十分向往,想多在河南待几天,好好去采采风,也许能找到更多的创作灵感。”苏尔东说,他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河南,想将河南人性格中的那份“至情至性”传播出去,而电影无疑比音乐更具表现力,三年前,苏尔东便萌生了为河南人拍电影的念头。“情感是超越语言共通的沟通渠道,剧本已经写好了,目前已进入筹备阶段,希望河南的老乡能早日看到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