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新疆人民剧场,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喀什市委宣传部、新疆传是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电影《翻身》首映,并获观众广泛赞誉。传是影视公司是成立才两年的民营企业。近年来,新疆民营企业开始积极涉足影视行业,而且有些公司已经有了一定规模,正在成为新疆影视剧生产的重要力量。近日,记者采访了新疆几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影视企业。
民营影企快速发展
2014年,电视剧《阿娜尔罕》获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5年,电影《我的旗》获邀参加第二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佳片展映......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新疆丰厚的文化资源,在影视创作领域积极开拓,所拍摄的电影、电视连续剧、纪录片等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7月11日,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段越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成立十年来,一直持续推出影视作品,如今保持稳健上升的势头,近两年已经创作三部影视剧,这是让他比较欣慰的事情。
7月8日,记者见到新疆达雅风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加时,他正忙着对几名维吾尔族青年演员进行面试。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在动漫、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和网剧等方面都做得风生水起。
其中,该公司与新疆网信办、外宣办联合出品的新疆首部青春时尚网络剧《乐逗满屋》2014年在优酷网首播,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迅速蹿红,网上点击量突破600万次。之后,达雅风尚公司联手中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江西凯天动漫有限公司,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动漫电影《热血雷锋侠之激情营救》,5月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10月份将在全国院线上映。
“我们拍摄的室内情景剧《社区故事》和《村里的故事》是主旋律电视剧,人物性格分明,故事情节接地气,很受观众欢迎,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盗版光碟。”7月9日,新疆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镕全对记者说。
近年来,新疆民营影视创作团队正在逐渐壮大,和内地的合作也越来越多,许多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屡屡获奖。应该说,当下正是新疆影视乘风破浪、快速成长之时。
政策市场双推动
“如果不是国家和自治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就没有现在新疆影视产业的繁荣。”说起新疆民营影视企业的成长历程,谢镕全非常感慨。他入选自治区第二批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回来。
谢镕全回忆说,1998年,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回来后,准备和两个同样怀揣“电影梦”的朋友在新疆拍摄电影。当时电影主要由国营电影制片厂摄制,热爱电影的他们很难获得拍片的机会。于是,三兄弟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不久便以惨败告终。正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乌鲁木齐市委组织部招聘电教编导,他们三人因才华出众被选中,期间他们所拍的纪录片经常在全国获奖。
2003年,国家开始放开电影市场,民营企业在电影行业逐渐取得了制片、发行、院线等整个产业链的“准入证”,谢镕全三兄弟的“电影梦”又重新燃起。2006年,三兄弟集体辞职,第二年他们以30万元资金注册成立了公司。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在公司资本达到800万元,每年可以拍两三部电影。
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新疆民营影视发展的一个缩影。自治区的政策扶持,让新疆民营影视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过去几年间就承担了自治区五六项重点影视的创作,从我们这一家民营影视企业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自治区对本土影视业的支持力度。”段越豪说,在社会资本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来自官方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电影观众的激增,电影制作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内容,而这都催生了民营电影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拍好新疆故事仍需学习
近年来,新疆民营影视企业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弘扬主旋律、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秀影视作品。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民营影企虽然不算少,但是真正独立出资拍商业电影的却不多。一些影视公司的拍摄大多是依靠政府投资,且拍摄题材并不丰富,真正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比较少。
毋庸置疑,新疆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人,也不乏成熟的导演、编剧,他们能拍出很美的画面,导演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故事。但是想要在整体上讲好一个故事并不容易。“新疆有很多好故事,但我们讲故事的方式和方法还比较传统,创新能力不够。”谢镕全认为,新疆电影在讲故事方面还需要学习。
此外,和内地一些大的民营影企相比,新疆的民营影企无论是在人才还是资金等方面起点都比较低,有些观念相对落后。新疆传是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超说,尽管新疆也拍出了不少出色甚至在国内外获奖的作品,但影视剧的市场营销能力弱,对政府投入依赖性强,这不利于新疆影视剧走向大市场。
国内影视产业已进入“大制作时代”,现在拍一部院线电影投资动辄数千万元,而且风险较大,对于新疆的民营影企来说,资金筹措是个难题,而影视行业多是轻资产,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内地的影视剧生产有比较成熟的融资平台,可以集聚社会资本来打造精品剧目。”贺加建议,政府如能牵头成立一个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对新疆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好作品值得期待
新疆是大美之地,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天然外景地。此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新疆一体多元的文化灿烂迷人,国内外影视人纷至沓来,新疆影视人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有所作为呢?
爱森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表示,虽然主旋律电影依然是他们今后的主要创作方向,但主流价值观电影增强可视性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实美国好莱坞大片,也都是人家的主旋律,宣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情怀的,为什么他们的电影能受到追捧?就是有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剧情。”谢镕全说,在拍摄新影片时,他们会运用到好莱坞的叙事模式,讲好新疆故事,让观众喜闻乐见。
新疆大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计划“两条腿走路”。既要拍摄一些政府主导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也要推出具有票房回报的影视作品,补上市场营销的短板。“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年出产两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完成3部到5部院线电影,努力成为国内一线、西北领先的影视文化企业。”对于未来新疆影视业的发展,段越豪充满期待。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段越豪说,一是加大对年轻一代影视人才的培养。二是了解当下观众的需求和喜好,采取相应的办法,主动应对,赢得市场。三是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贺加认为,繁荣新疆影视剧创作,首先要树立电影市场观念。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满足观众的需求是电影最本质的功能。因此,新疆电影业想要更好地发展,首先必须更新拍片观念,真正为观众拍电影。新疆故事加上时尚化的包装是达雅风尚应对市场的“法宝”。今年,这家公司将拍摄两部大电影。“我们一定能拍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通过电影票房收回成本。”这是贺加的奋斗目标。也是所有新疆影视人的梦想。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