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讯
影视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影视资讯 > 影视资讯 > 正文
电影《伊犁河》台前幕后的那些事制作中的辛酸和感动
作者:丁丁  更新时间:2016-04-07 12:26:13


    

  电影《伊犁河》剧照(网络图片)

“16岁的阿尔萨在回族养母法图麦的‘强迫’下离开伊犁去上海。当渡船开动时,阿尔萨跪了下来,呼唤着妈妈,希望妈妈留下他。可法图麦却强忍着泪水跑开了……”这是电影《伊犁河》中的一个片段。5月12日,电影《伊犁河》在昌吉首映,受到我州各族群众的好评。5月14日,记者见到了该片制片人苏尔东,聆听了这部电影台前幕后的故事。

影片拍摄初衷

《伊犁河》通过讲述一个跨越民族和地域的感人至深的人生悲喜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大爱母亲的坚强隐忍和一位牧场孩子错位但不悲凉的人生际遇。在伊犁河谷牧场,有一户养蜂的回族人家,他们的孩子阿尔萨特别喜欢伊犁河床上的奇石。长大后的阿尔萨跟小镇上的哈萨克族玉雕师学习玉雕技术。阿尔萨16岁那年,曾是上海支边青年的玉雕师苏娅来到了他们的木屋,原来她才是阿尔萨的生母。养母法图麦百感交集,并作出了艰难的决断:让孩子跟随生母去上海,实现他的梦想。几年后,阿尔萨考回了新疆艺术学院,然而在他赶回故乡之前,法图麦却因劳累成疾、思念成郁,面对着伊犁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谈起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苏尔东说:“我们想通过《伊犁河》这样一部电影,展现新疆的大美,展现新疆二十年的大变迁,新疆不是只有戈壁沙漠、贫穷落后,新疆在发展也在进步,新疆各民族间相互包容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新疆的今天也和很多前人的努力与支青奉献是离不开的,我们也想通过这部电影感谢上海支青对新疆过去的支持和关心。”

拍摄制作中的辛酸和感动

《伊犁河》剧本创作历时一年半,2011年6月,电影《伊犁河》开机,由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汉族四个民族演员共同演绎,辗转在巩留县、伊宁市、乌鲁木齐市、上海市四个城市拍摄,2013年9月电影拍摄制作完成,期间有欢笑,有辛酸,更多的是感动。

“《伊犁河》耗资680万元,因为拍摄期意外延长,期间一度出现资金链断裂,拍摄中断了一年,在最艰难的时候,甘肃、青海、西安、北京等地的众多企业家们倾情赞助,所涉拍摄点的党政相关部门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还有热心牧民为剧组送肉、送蔬菜,改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伙食,有威望的老人自愿出面在民间为电影能继续拍摄而募捐……这些都让我们十分感动。”

除了资金困难,对演员挑战最大的是环境。在草原上,早晚温差很大,内地来的演员很多都不适应,但是依然坚持拍摄。到山里,演员洗澡成了问题,很多老百姓看了影片拍摄现场很感动,烧好水将水桶提到演员们的宿舍,这也让演员们非常感动,表演得更起劲了。

苏尔东告诉记者,影片通过新疆和上海两个时空展现地域差异,体现了西部牧场和上海两家人的心灵对话,是一部温情、写意的西部风情电影。片中新疆伊犁河岸草原木屋、长河落日、雪山飞泉等自然风光也是一大亮点。

据悉,截至目前,电影《伊犁河》入围了22个国内外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并获第11届美国圣地亚哥世界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音乐奖等四个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囊括最佳影片、最佳音乐、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

据了解,为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我州将通过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和在农村流动放映两种形式,让各族群众看到这部充满人间大爱和人性关怀的影片。

“希望昌吉人民喜欢我们的电影《伊犁河》,支持我们的电影《伊犁河》,我们还将拍出更多的好的电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全国,甚至全世界,让人们了解新疆,我希望有机会也为昌吉拍一部好电影,展现给全世界。”苏尔东说。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详询:0991-2301114
摇臂出租
TEL:0991-2301114
ADD: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影视器材租赁
 
Copyright 2021 @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Www.XJyingshi.coM 新疆影视设备租赁|乌鲁木齐影视设备租赁|新疆演员人才推荐第一站 本平台是新疆首家影视资源综合服务垂直门户,为您提供新疆影视器材设备租赁,新疆影视演员及影视专业人才,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制片服务及协助拍摄。网站备案号:新ICP备2021000844-1
LINKS
顶部 客服 联系 微信 底部
联系我们关闭

新疆影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联系人:丁丁老师

电 话:0991-2301114

手 机:18999158250

邮 箱:xjyingshi@QQ.com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湖东路北六巷89号1栋3层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