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演员,AI用电脑就拍出电影了?就问业界怕不怕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24-04-25 20:31:27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最近,全网掀起了AI视频热潮,各种史诗级大片纷纷出炉,逼真的效果、震撼的场面让网友们震惊到失语。那么,我们离自己DIY出一部AI大片到底有多远?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已经渗透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从剧本创作、分镜头设计,到特效合成、后期剪辑,AI的身影无处不在。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预言,未来AI可以直接拍电影,彻底颠覆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
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AI可以直接拍电影,传统电影行业怕不怕?
大叔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怕"或"不怕"来回答。AI给电影行业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在于业界能否正确看待AI技术,并学会如何与之共舞。
不可否认,AI在提升电影制作效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大制作,在AI的加持下,制作周期可以大大缩短。同时,AI还能帮助创作者快速生成多样化的创意方案,激发灵感,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大叔也要提醒大家,电影从来就不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再先进的AI,也很难取代人类导演的艺术感知力和独特创造力。就像再精妙的画笔,也画不出梵高的《星夜》。电影需要人性的温度,需要情感的投射,这恰恰是AI所欠缺的。
一家以色列初创公司Lightricks最近发布了一款AI驱动的电影生成和剪辑软件——LTX Studio。只要通过文字,它就能直接生成复杂的剧情,包含语音、音效、视频画面,一整套全包圆了。这样,我们制作出高质量视频,就更轻松了。
AI技术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究竟如何?龚宇,爱奇艺创始人、CEO表示:“借助AI,可能50万元人民币就能拍出一部5000万元的好电影”。黄建新,著名导演、编剧也折服于AI的敏捷,指出AI在处理信息和认知方面的能力远超人类个体。“电影是由技术产生的,而不是由艺术产生的。”黄建新认为,AI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根本性改变,他鼓励人们拥抱AI,利用这一技术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AI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业界的担忧。华纳兄弟探索院线发行(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库尔特·瑞德强调,AI技术在好莱坞的应用已经显现,尤其是在提升制作效率方面。尽管AI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它并不会取代人类的工作,特别是在创意和艺术性要求极高的电影行业中。
未来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怎样的?龚宇表示:“我觉得AI发展会让电影甚至包括电视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技术创新驱动的。”“我的态度是拥抱AI,我们跟它建立良好的关系只会对我们有好处。”因此,大叔认为,与其担心AI取代人类,不如思考如何让AI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就像工业革命后的机器,虽然取代了一些人力,但也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电影行业同样需要拥抱变革,用开放的心态对待AI。
对于年轻的电影人来说,AI或许意味着更多机会。他们可以利用AI技术,用更低的成本,拍出有质量、有创意的电影佳作。但同时,他们更要注重内功的修炼,在剧本、导演、表演等方面狠下功夫,而不能过度依赖AI。
大叔认为AI给电影行业带来的,是一场"去粗取精"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传统电影从业者要敢于接受挑战,学会借力AI,补齐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把AI当成洪水猛兽,消极对抗。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电影行业要想在AI时代继续繁荣发展,关键还是要回归初心,以人为本,讲好故事。毕竟,再炫目的技术,也只是表象,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电影背后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