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电影档太过拥挤,周末档期显得更重要了!
作者:新疆影视网转载 更新时间:2024-02-23 09:47:58
近年来,国产电影重视头部重大档期,对周末档期关注不足。实际上,发展周末档对电影市场恢复至疫前水平至关重要。
一、周末档具有常态性价值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仍在疫后恢复期,观影人次只恢复了75%左右,片方仍严重依赖热门档期。但历史数据显示,不少优质作品在平时周末档就取得了可观成绩。如《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战狼》《少年的你》《我的姐姐》等,即使在激烈竞争的暑期档都难以匹敌。同时很多进口佳作也在周末档收获票房。
专家表示,优质内容是周末档成功关键。中国电影要与本土观众良性互动,迅速占据市场份额。中小体量影片也应勇于在淡季档期上映,培养观众习惯。发展周末档将推动中国电影多元化发展。
二、周末档有助于恢复观影数据
电影市场提升的最大空间在于周末档。某些营销人士认为,如果每个周末单日票房达2亿,全年收入将非常可观。周末档也能为口碑良好的腰部影片提供更多展现空间,在重大档期常被挤压的情况下可以充分释放。
尽管平日周末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但在发展周末档的过程中仍需面对一些挑战。如何在日常周末档上映影片,保证映前宣发压力减小、上映排片空间大、映后口碑释放力强,并且提升影片的口碑释放力是关键所在。同时,也需要鼓励中小体量、对口碑质量有信心的影片勇于定档淡季档期,培养观众在淡季档期对电影的关注度;影片营销需要更多“花样”,在移动互联网短平快的节奏中迅速得到市场认同;创作端也需注重制作更多适合年轻观众的影片内容。周末档期对电影市场太重要了!
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周末档期已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重要档期都是国产重量级大片的“必争之地”,而近年来,更多影片为了保障票房收益,选择最安全的策略,扎堆在这些能够集中产出高票房和“爆款”的档期上映,导致非节假日的普通周末档缺少充足的电影上映,片方和观众逐渐对热门档期产生依赖。
春节档作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档期,8天长假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但重头档期虽然整体票房高,但仍有影片“水土不服”,盲目定档,扎堆上映并不能保证多赢局面的形成。面对平日档期市场投放不足,无法有效调动观众观影积极性的问题,周末档是电影经济的常态,也是正常年份下形成的观众观影心理需求。
实际上,不少影片都曾在非节假日档期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例如2013年上映的《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2015年上映的《战狼》,2019年上映的《少年的你》,2021年上映的《我的姐姐》《扬名立万》,2022年上映的《哥,你好》《扫黑行动》等,这些影片凭借平日周末的助力创造了票房佳绩。此外据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3年观众高满意度影片显示,多部周末档影片均位列其中。
周末档期的出现,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不仅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下,周末档营造了更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而要大力发展周末档,需要片方、宣发、影院共同努力,合理把控电影上映的规模与节奏,进一步提高影片和档期的票房产出效益。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观众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周末档期中,要更加注重提升营销意识,根据影片调性和受众类型,进行有特点的精准营销,尝试更多新颖的宣发方式,提升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度和观影热情。同时,创作端也需注重制作更多适合年轻观众的影片内容,为电影市场吸引到更多“新观众”。
周末档期对于电影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才能让周末档期成为电影市场的品牌,推动中国电影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多风格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片方、宣发、影院等多方共同努力,为周末档的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