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年前,背上行囊加入北漂一族,到现在成为一名专业导演,曲江涛有过无数辉煌的成绩。包括《颍州的孩子》(摄影)获得美国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短片奖;《我的北京生活》(导演、编剧)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优秀作品奖;《孙子从美国来》(编剧、导演)获得无数赞誉……
2015年7月,曲江涛过完了40岁生日,对于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来说,做电影导演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一个个好的故事,呈现在银幕上,和大家分享,因为人生总得有所坚守。”
在北京踏上寻梦旅途
曲江涛是沙湾县人。2001年,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26岁的曲江涛背上行囊来到了北京,成为北漂一族。
“在新疆电视台干了3年的摄像记者,突然就想出去闯一闯。反正在乌鲁木齐漂也是漂,到北京漂还是漂,不如漂得更远一些。”曲江涛说,在他看来,只要够努力,能够坚持,就能够在北京待下去。
2001年6月15日,这是一个让曲江涛终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我忘了是坐了48小时还是52小时的火车,来到了北京,朋友直接把我接到北京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旅馆,从那里,我踏上了寻梦的旅途。”曲江涛回忆说。
在来北京之前,曲江涛听说北京机会多,工作好找。可是来了以后的大半个月里,曲江涛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却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到。
坐在马路边上,他常常一边盯着汽车和高楼,一边想,这条路自己是不是走错了。
“有时候也想,回去接着做一名摄像记者也挺好的,但是最终还是不甘心啊。”曲江涛说,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既然出来了,就一定要混出个结果。
有一天,曲江涛看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在招生,他就报名并参加了考试,没想到,考试通过。
曲江涛说:“这是我人生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突然觉得,人生好像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我觉得我这辈子就应该去做电影。”
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一年时间里,曲江涛半工半读。他不但学到了电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思路,寻找到了做电影的灵感。因为在学校表现突出,这让一些知名导演看在了眼里。
参与摄影的第一部影片获奥斯卡奖
在电影道路上,曲江涛第一次大的事业转机,是从纪录片《颍州的孩子》开始的。
2004年,曲江涛接受旅美华人杨紫烨导演的邀请,第一次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那是一个因非法采血引发艾滋病传染较为严重的地方。
当时的安徽阜阳,由于宣传不到位,人们面对艾滋病的普遍反应是谈艾色变。恐惧、排斥甚至避而远之,而正是人们的这种态度,给艾滋病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曲江涛拍摄的王店村,受艾滋病影响的村民有很多,他们的境遇、命运深深刺痛着曲江涛。让他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艾滋病感染者内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于是,在接下来的拍摄中,他一边学习和艾滋病相关的知识,一边记录村民们的故事,慢慢地,他融入了王店村的生活中。
“第一次见到受艾滋病感染的孩子,我其实很忐忑,但是我不能表现出来,”曲江涛说,“在了解了艾滋病的特点后,我发现艾滋病没有那么可怕。所以在后面的拍摄中,和他们接触就更加自然了,不是装着跟他们走近,而是实实在在地亲近。”
随着距离的拉近,曲江涛成功实现了零距离拍摄的设想。一年里,他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下了15个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的真实故事。
这部由杨紫烨导演的《颍州的孩子》,获得了美国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短片奖,这是曲江涛参与摄影的第一部影片。
“获奥斯卡奖,真的是没想到,是一个极其意外的奖,”曲江涛说,“获奖之后,这些被纪录片拍摄的孩子,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真的很欣慰,对于改变一些人或者一些群体的命运来说,我觉得自己也作出了一些贡献。”
电影之梦终于实现
曲江涛特别关注社会公益和与弱势群体生存有关的题材,因此,他拍摄的作品屡屡获奖,引起了国内外影视制作团队和导演的关注。
2012年的春节,曲江涛回到沙湾县,和家人一起团聚。而这一年,他从北京给家人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大年初八的夜晚,由他自编自导的《孙子从美国来》在电视上播出,带给全国电视观众一个中国爷爷和外国孙子之间的温情故事。
来北京10年,终于可以拍自己的电影,从台词到表演,从演员到摄影,曲江涛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努力。作为当年的贺岁影片,《孙子从美国来》一夜之间跃居各大影评榜首。而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非常不可思议,才80万元人民币,不足好莱坞大片一分钟的制作费,却带来了100分的感动。并成功提名第41届国际艾美奖、提名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原创剧本,获得大学生电影节、百合奖等诸多奖项。
《孙子从美国来》的成功播出,开启了曲江涛的电影之旅。
2012年7月,曲江涛自编自导了第二部电影《爱情银行》,并请来夏雨出演该片的男主角。这部浪漫幽默的爱情喜剧电影,经过一年的创作,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国院线同时上映。这部片子的公开放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曲江涛多年来追求的电影之梦。
“我出生在新疆,我在那里长到20多岁,我的父母至今还生活在那里,在新疆生活的那段经历,是烙在骨子里的,流淌在血液里的,这些是改变不了的。家乡才是最好的。”作为一个从新疆走出去的导演,曲江涛一直以来都想拍一部反映新疆题材的电影。
尽管,距离自己准备在新疆拍摄,但还未开拍就夭折的《青春无忌》青春片过去已经10多年了,但在家乡拍一部电影的这个念想,曲江涛从未放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