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是疫情三年后的一个特殊时期。它达到了1.29亿观众,这提高了电影业的公信力,表明人才、观众和市场还在。 ”
经历了漫长的影视寒冬,随着2023年的农历新年,电影行业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贺岁档期间上映的七部电影(包括《中国乒乓》,以点播形式小规模上映)不仅在六天假期创造了67.58亿的票房收入,而且总票房增加收入的收入。大年初十,2023套写字楼(含预售)已破百亿。相比之下,2022 年的总票房收入仅为300.67 亿。
春节档上映的古装悬疑《满江红》、未来宇宙《流浪地球2》、亲子《无名》、成人《交换人生》等内容和题材丰富。
理论上这些电影足以满足不同观众在春节假期的观影需求,但还是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究其原因,电影档期基本都被《熊出没伴我“熊芯”》和《深海》占满了可能有关而这些电影的主题和人物,总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用一个不恰当的类比让这些电影看起来像是开满了鲜花,但它们实际上很像同一旋律的多种形式的变体……很多。经历了2022年的“影视寒冬”,我们当然高兴电影市场更加红火,但仔细审视贺岁档的部分影片,却发现新意不足。我觉得一味倒“鸡血”的感觉。正如豆瓣评论中有人所说,“瘟疫三年后,我不想再看那样的电影了”。
中国电影基金会主席张丕民认为,2023年春节档的出色表现,是中国电影人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希望电影界人士在题材创作和影片供给方面继续发力,在宣传、发行体系建设、产业化整体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王一川教授将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六部电影选为《上天(《满江红》)》、《下人间(《流浪地球2》)》、《下海( 《流浪地球2》)”和“替换(《无名》 《深海》 《满江红》)”4个关键词,六部电影多元的类型风格和高制作水准体现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与当下观众的心情非常吻合。
北京电影学院侯克敏教授表示,“观众不仅去电影院看电影,还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进行热烈讨论,成为热门话题,这反映了《农历》的创作者贺岁片心中有观众,观众用自己的口碑和热情回应了主创们的不懈努力。”
《交换人生》艺术部副主任李春丽对2023年春节题材多样、合家欢的观影体验印象深刻,发文《春》。从媒体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所谓的“影后效应”。即便是之前的《熊出没伴我熊‘芯’》,也没有达到全民参与形成的强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