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个月里,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但是十月还远没有结束。11月份以后,除了《扫黑行动》和6部中小型进口片,市场大部分时间还是空的状态。
截至11月21日,本月总票房还未达到5亿元,不及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与十月不同,十一月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寒冷季节。如果没有一匹黑马和一部强有力的电影来推动它,今年11月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继续跌破最近十年的最低水平也不是没有可能。
矛盾的是,市场已经如此冷清,我们还是见证了《喜悦的夏天》的订票逃亡,以及《林深时见麓》戏剧性的“75元票房”奇观。
闹剧散去,市场也回归平静的低谷。可以肯定的是,在《阿凡达2》或者其他有一定体量的国产新片定型之前,我们的电影市场应该很难在短时间内再次升温。看看下个月预定的差片单,或许连贺岁档本身都可能成为伪命题。
绝望的电影院。
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红毯上星光熠熠,头部主创和演员们带着无可挑剔的笑容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奖杯,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电影产业。
台下,一段影院经理用刀破坏自家影院幕布的视频在业内人士中流传。他喊出了电影院生存的艰难和电影人的无望。三年来,像他这样遭遇影院倒闭的普通影院数不胜数。
一些电影院的人开始嘲讽,说转播世界杯可能会暂时拯救电影院没什么可玩的。还有一家来自成都的Lena Star影城,决定通过提供午休服务来弥补影院长期的亏空。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这家影院2022年总票房截至11月21日为559万,成都排名第26。
还有更多的影院人,可能只是默默的卖掉放映设备,补回拖欠员工的工资,最后无奈的离开这个行业。
这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2009年12月18日《阿凡达》首映,半个月后登陆中国院线,人山人海一票难求。据介绍,当时武汉观众在人民天堂楼下排了几十米的队,预售票排到了三天后。凭借惊艳的视觉效果,《阿凡达》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10亿元的电影。
事实上,《阿凡达》上映后几十年全球票房第一,直到2019年7月全球票房冠军才易主。2020年3月,《复仇者联盟4》复映,国内票房成功3.75亿元。
因此,《阿凡达》有效提振了电影行业的信心,多位分析师预测该片国内票房收入将超过20亿元。受此消息影响,电影股强势反弹。
从另一个角度看,《阿凡达:水之道》的备案给了院线公司一个机会。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9家影视公司总营收319.23亿元,其中10家公司亏损,大部分是以院线为主营业务的电影公司。
11月21日,英皇UA影城旗下7家门店同时宣布终止运营。那一天,全国只有6643家电影院在营业,开工率为53.5%。可以说,电影行业,尤其是院线公司,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面对逆境,积极的政策不断增加。11月21日,财政部下发通知,提前拨付2023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民族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国产电影放映和影院建设。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和地方针对政策的影院纾困文件频频出现,通过减免税收、减免租金、财政补贴、发行电影票等方式帮助电影业缓解困境。
4月,浙江温州、金华相继出台文件,按照座位数给予影院补贴;5月,江苏省出台电影行业疏解“25条”,省级电影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风险补偿;6月,上海电影局发布了《阿凡达:水之道》,通过对政策的八次救助提振了行业信心。8月,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影院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发放1亿元的观影券,促进更多新电影和大片的上映,并帮助政策纾困
与此同时,影院也在积极自救。从“做副业”到搞相声、脱口秀、剧本杀,再到卖小龙虾、提供午休、看电竞比赛、世界杯,电影院都在不断地为生存而努力探索。
过去20年,中国电影产业一直驰骋在快车道上,如今被疫情暂时“休整”。相信短期的波动不会改变长期的发展态势,电影行业很快会多措并举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