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电影力量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聚焦电影强国建设,邀请多位业界重量级人物,回顾中国电影十年来的发展成就,探讨中国电影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鼓励电影人坚守初心,坚定信心,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发言的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卿显然是有备而来,甚至还展示了一个3分钟的PPT。他介绍,十年来,中影共创作生产各类影片200部,累计票房837.16亿元,上映影片4401部,占市场76%。中国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十年内为5111部影视作品提供制作服务.
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表示,爱奇艺过去十年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搭建了平台,有自己的观众评价;还有一点就是爱奇艺也做影视作品。作为业内后起之秀,这位互联网电影巨头在现场众多传统电影行业资深前辈面前颇为谦虚:“对我们来说,电影创作太难了,我们经历了很多挫折,学生也一直不是特别擅长。不过没关系,我们会一步一步学的。希望我们能从一个电影制作的小学生逐渐成长……早日进入大学。”
“十年前,光线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开启了中国电影的10亿票房时代,然后我们的《美人鱼》开启了30亿时代,然后我们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启了(动画电影)的50亿时代。希望未来我们能创造一个70亿、100亿的时代。”可能是受到前面几位嘉宾的启发,一向忧心忡忡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开始大胆发言,不仅细数公司的辉煌成就,还设定了未来的“目标”。他相当自信地透露,目前光线在不同阶段运作的电影大概有70部,还有几十部动画电影在规划中。就像很多观众不知道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的海外影片要向海关申报才能进入中国一样,很多观众也会忽略“挑片人”在银幕和观众之间搭建的桥梁。“北京展映”的影片是由“选片人”一层一层挑选出来的。他们每年挑选、策划、连接、呈现不计其数的电影。片单包含了他们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及他们对电影节定位和市场的综合考量。
沙丹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北京展》正在形成自己的选片风格和定位。例如,在这份电影列表中,观众不仅会发现现代希腊历史三部曲、沉默三部曲、巴尔干三部曲等代表作,还会发现《哈利波特》(1-7)等粉丝电影和日本人气漫画《航海王》。这里不仅有全球最新上映的作品,还有大量4K修复的老片;国产片和外国片都有。沙丹说,像《哈利波特》103010这样的电影其实并不出现在西方主流电影节上,但这些电影参加“北京展”是基于北京电影市场和观众诉求等多维因素。“可以说,必须做出某种妥协。我们不能只放映《航海王》 《旋涡》这样的小众艺术片,也不能都是商业片,而是要以极强的兼容性来展现自己。
一部选片的四个要求。
选片是一项海量的工作,来源多,范围广。所以每次沙丹都是根据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气质,观众的诉求,以及自己的判断准确的找准目标。“选片要满足服务行业、服务政策,电影人、服务观众的要求,最难的是让一个电影活动同时满足这四个方面。”
沙丹回忆说,在去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从黑白影像还原成彩色影像的《摆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作为一部红色电影,它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特别展览电影之一。它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映后,将在市场上放映,这显然促进了它的知名度和票房。电影修复工作也很有意义。无论过去的年轻观众还是老观众,走进电影院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且去年也是孙道临先生的百年诞辰,真正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成为去年最受欢迎的放映影片。”
今年的“北京展”也有自己的考量和特色。据沙丹介绍,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与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次联合举办“特展:光影浪潮中的香港电影新力量”单元,将展出多部香港出品的新片,如谢贤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杀出半个黄昏》等未引进的影片,以及这些经典功夫片的最新修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