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3分钟带你看电影”和“x分钟看大片”这样的影视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不少见。这类电视剧博主的视频通常会将影视作品的亮点剪辑成几分钟,并配以解说,让网友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相关电视剧的内容。
昨天,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2021)号文,再次将“短视频"电视剧擅自剪辑”这一争议话题推到风口浪尖。
《细则》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泛娱乐化、低俗化、媚俗化的新表现,以及泛娱乐化恶化舆论生态、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非法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片段、未经批准引进播出境外节目等典型突出问题。为短视频平台一线审计人员提供了更加具体、清晰的工作指引。《标准》第九十三条规定,短视频不得擅自删减或者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和片段。
截至发稿时,包括抖音、快手在内的短视频平台尚未回复《细则》。记者看到,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以影视剪辑为主的短视频账号仍在照常更新使用。
事实上,昌之间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今年4月9日,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行业协会、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络视频平台和影视机构70余家单位发布联合声明称,这是反对未经权利人授权擅自剪辑、删减、运输、传播影视作品,是对视听行业的联合维权。这一说法显然是针对国内几大短视频内容平台发布传播的内容。
截至4月底,多家相关协会、视频网络平台、影视公司及500余名导演、编剧、艺术家联合发出的联合提案直接呼吁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在该提案中,对长视频版权内容的几种二次处理方式,如“剪切”、“携带”、“速读”、“编译”等,再次进行归纳,视为侵权。
4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共版权管理局宣传处处长于次科针对“近期短视频侵权盗版问题严重,广大权利人反应强烈”的情况作出回应,称“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传播使用,这是版权法规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当然也适用于影视作品。”
“短视频不得不擅自剪辑影视剧”冲上微博热搜后,网友对这个热点的态度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有些二创短视频是一些电视剧核心部分的片段,满足了不喜欢看长剧的人的愿望。我希望规则可以更灵活。例如,不要用一根杆子打翻一船人。对于一些对剧无害、能起到宣传作用的优秀二创短视频,允许剪辑;片段不要太长,尽量不要注水,让观众可以饶有兴趣的往下看,不要看短视频短视频的崛起原本就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产物。人们没有精力每天花很多时间去追剧。也许一些剧目片段可以满足人们的消遣。对于片段中一些情节的放大,尤其是有时候看完一部剧的片段,我对看这部电视剧很感兴趣。二创短视频有利有弊,我们还是要综合考虑慎重取缔。”
有剧迷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些网剧被水淹没了,短视频剧情简洁明了,每集五分钟就能看懂剧情,节省了追剧时间成本,在短视频平台上也能看到很多与主要演员互动的剧情花絮。
对于这一现象,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协会的性质是行业自律组织,没有立法权。《细则》的有效性主要集中在行业内成员之间的合规性,但它确实促进了行业的标准化和合理化。另一位视频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常与、的版权纠纷纠纷细节太多,长视频平台需要平台带来的宣传和效益,也需要让观众和留在自己的平台上。未来他们要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共同发展。
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行业标准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细则》的推出,将涉及到短视频产业面对具体问题的一定自由裁量权。《细则》本身也有例子为证,但实际上,短视频的情况更为复杂。很多问题在预审核期可能不明显,所以未来《细则》,短视频行业可能会进一步收紧内容规模。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平表示,保护影视版权没有错,但要有二次创作的空间。在法律上,我们可以尝试扩大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限,引入延伸代理,或者使用版税机制,即我们不需要事先获得授权,但我们需要在使用他人作品后支付版税等。使权利人的投资得到回报。
一位在短视频从事编辑工作的创作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目前短视频平台上的影视作品编辑内容的法律规范还没有具体出台,但单纯编辑影视作品,抄袭、运输他人作品,不解读内容辅以创新内容,未来肯定无法生存。在抖音,快手和哔哩哔哩等平台上制作单一影视内容的搬运工内容制作商也必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