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比电影剧情更神奇的一年。电影业历经178天的煎熬,慢慢恢复。直到年底,整个电影业还没有复苏。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电影业是顽强不屈的。在好莱坞电影匮乏的背景下,灯塔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年票房近200亿元,国产电影支撑了行业的运营和希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电影业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流媒体地位的提升,二是好莱坞电影的缺席。
今年的大片在选择档期时更加谨慎。粤东文化CEO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国产电影整体平淡中有很多亮点,其中《八佰》表现不错。事实上,在目前的环境下,如果有高质量的电影,观众仍然愿意回到电影院。
影视动画部
全年萎缩17.63%
1月24日,由于疫情原因,全国电影院关闭,直到7月16日,国家电影局才发布通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有序推进电影院重新开放。
根据原规定,每部电影放映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上座率不得超过30%,每日电影安排减少到正常时段的一半,禁止饮食。直到9月25日,上座率才上升到75%。“可以说电影行业从国庆文件开始复苏。国庆档之前,只有《八佰》脱颖而出,国庆档七大片上映。行业忙了一段时间后,进入“电影恐慌”状态,直到12月份被挤压的电影集中。行业比较热闹。”前述要求不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纵观2020年电影行业的表现,截至12月30日17: 00,今年总票房收入达到199.1亿元,去年总票房收入为641.49亿元。年度电影五大投票厅分别是万达、迪达、横店、CGV、中影。
内容方面,今年票房前五的都是国产片,分别是《八佰》 《我和我的家乡》 《姜子牙》 《金刚川》,票房收入分别为31.13亿元、28.28亿元、16.02亿元、11.22亿元和8.36亿元。
表现最好的进口片是诺兰的《夺冠》,票房收入4.56亿元,在国内市场排名第11位,而受到外界青睐的《信条》和《花木兰》,票房收入分别只有2.78亿元和1.61亿元。
“今年国内电影市场几乎都是国产片支撑,整体表现极佳。其中《神奇女侠1984》选择在复视前期发布,对拉动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上述分析师告诉《八佰》记者。
虽然顽强不屈,但板块整体表现承压。Wind数据显示,根据深湾行业分类,2020年前三季度,以影视内容制作或影院运营为主营业务的18家影视公司营收达到129.8亿元,同比下降66.04%;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58.72亿元,同比下降276.15%。
二级市场也是心事重重。Wind数据显示,2020年影视动画板块总市值仅为2032.68亿元,同比下降17.63%。估值方面,PE被动上涨,PB水平处于十年来最低水平。
缩短窗口周期
剧院洗牌速度加快
下游渠道改革是今年电影业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流媒体的兴起,电影院正在进行新的洗牌。
2020年,用户娱乐的线上转移加速,部分电影寻求线上播放。“网大”(大型网络电影)摆脱了“以次充好”的标签,逐渐被主流电影界接受。即使是首选落地影院,窗口期也明显缩短。
窗口期是好莱坞为了版权利益最大化而提出的概念。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后,通常需要3个月到6个月才能进入DVD制作和网络平台,以保证影院的利益。
此默认rul
在国内市场上,7月31日在国内上映的《证券日报》,8月7日正式登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点播,该片的影院窗口期缩短到只有7天。
“缩短窗口期是过去两年中美两国的一大趋势。甚至有些电影在影院的表现并不好,第二天就转向了互联网,而有些电影在流媒体上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线下渠道。”石告诉《妙先生》记者,电影越来越快地出现在流媒体中是正常现象。
他认为,如果明年北美再次爆发疫情,寻求互联网的电影会越来越多,这肯定会侵蚀线下影院的生存空间。中国疫情控制得很好,网上支付的购买力不如北美。所以线下影院的生活条件相对比海外好。
但必须正视的是,疫情之下,院线竞争加剧,尾盘退出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