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十一国庆假期第7天结束,国庆票房已经突破37亿。
截至10月7日晚,根据灯塔显示的票房数据,可以计算出过去7天票房日跌幅在9%-15%之间。以此估算,8天国庆电影总票房应该在40亿到41亿之间。
与去年国庆7天创下的44.66亿票房相比,确实有一定的下滑。但由于2020年中国建国70周年的主旋律氛围,以及今年疫情导致出勤率不应超过75%的硬性条件,这两个时期的国庆文件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单看今年国庆的结果,无论是票房还是观影人数都比之前同期2020成倍增长。
当然,这个国庆文件对于从业者和受众是不一样的。这是电影院被疫情关闭半年以来的第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制作方、发行方、院线还是院线,都是指望着国庆文件把疫情期间的损失降到最低。
但由于部分原定春节上映的影片推迟上映,加上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打乱了影片的宣传节奏,降低了宣传预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虽然《我和我的家乡》 《姜子牙》陆续达到了15亿大关进入,但《急先锋》 《一点就到家》等影片的表现相对一般。
2020年只剩下两个月了。与过去三年年均600亿票房相比,今年前十个月累计票房只有112亿。行业预期的报复性消费来了吗?国庆档案能否成为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的生命线?
75%的座位限制率,行间间隔延长
国庆特别档案
灯塔数据显示,观众对国庆电影的热情和以前一样。9月30日观影人数只有333.2万,而国庆中秋观影人数达到1836万,整整增长了6倍。
一是主流观众进入节假日有空闲时间,二是10月1日上映了两部重量级新片,《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两部电影首日票房总计6.35亿,占当日总票房的85.6%。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下跌。10月7日,3亿票房不及首日一半,日跌幅9%-15%。这当然是多年来重要时期的普遍现象。虽然电影的编排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进入电影院的观众却在日益减少。
一般来说,一部新电影上映前的前几天,观众是最多的。如果电影口碑发酵好一点,票房高峰会延迟。比如去年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炸,票房从上映前三天的1.44亿继续增长到2.88亿,到上映第十天达到3.42亿的高潮。
但今年国庆档并没有出现这样一部能持续推高票房的电影。除《我和我的家乡》外,前三天票房波动未超过0.4%,其他电影日票房均呈下降趋势。10月3日和4日,虽然上映了两部新片《木兰:横空出世》和《一点就到家》,但表现平平,没有拉动市场的能力。
但今年国庆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也只是4亿左右的差距,而2020年的国庆已经是历史的巅峰了。这主要是因为去年的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机长》,充满了爱国情怀,呼应了中国,建国70周年国庆的盛况,所以市场比2020同期上涨了134%。
但是由于今年疫情,不可抗力因素很多。首先,根据政策中的防疫规定,剧场上座率不应超过75%。此外,每部影片上映后,都要留出时间进行消毒和散味,导致排片间隔延长
然而,尽管电影院数量有所减少,但根据灯塔数据,2020年的电影院数量比2010年(651,447)增加了286万。所以和去年相比,电影的整体编排都有所提升。然而,看电影的人数下降了大约1000万。因此,出席率从去年的36%下降到今年的28%。
但相比近五年的国庆市场,可以凸显今年国庆的票房水平和观众的消费能力。除了让票房上升的202070周年,2016年到2020的票房成绩没有超过30亿。相比之前国庆表现最好的2017年,今年也有50%左右的涨幅。虽然平均电影票价每年从1元涨到3元,但不足以弥补10亿的差距。
从其他数据信息来看,今年的国庆文件,无论是观影人数还是上座率,都比前三年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与2017年相比,2020年影院数量增加了2328万,人均消费水平也至少提高了20%。所以从今年国庆文件的市场结果来看,稳步提高票房的因素比例,可能不会小于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
但总的来说,观众对今年的国庆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文女士认为,影院要配合防疫,很多硬条件需要降低,已经为票房成绩做好心理准备。然而,目前的市场表现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