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最近发布了《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与此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电影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
《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明确规定,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电影业企业2020年亏损的最大结转期将从5年延长至8年。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文化建设费将免除。
《关于暂免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提出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除湖北省国家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征民族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1991年以来筹集的国家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属于政府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商业电影放映单位应将票房收入的5%拨入国家电影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按4: 6的比例分别上缴中央和省级财政。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去年全国票房总收入(不含售票平台服务费)为594.52亿元,其中专项资金的5%为29.73亿元。
据报道,前几年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国内电影和电影院。
据业内人士称,对于电影行业(尤其是影院和制片商),现金流是否充足是支撑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在该行业的救济工作始于免除发展电影业的专项资金和支持其他财政优惠政策,这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扶持救济工作。
在此之前,当地政府已经有政策与电影相关的专项资金补贴。例如,广东省电影局公布了受疫情影响的电影院专项资金分配计划。共有1337家影院参与了分配。拨款金额从1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总计4888万元。
除了电影专项资金外,地方政府还相继发放了一系列补助(651,390英镑)。
北京市出台了28项措施,促进疫情下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对因疫情未能如期上映的京-made电影给予一次性宣传和发行补贴,对因疫情暂停的重点项目的创意制作给予专项补贴。它还将增加对该市电影院放映国产电影的补贴,并扩大补贴的覆盖面。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运营困难的中小影院。
上海, 浙江和其他地方已采取措施,通过加强财政支持、增加信贷供应、降低企业租赁成本和增加就业(651,390人)保障,促进和促进电影业在疫情发生前后的创作和恢复生产。
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影视类上市公司的报告,以发行和放映电影为主的上市公司,在第一季度没有电影放映的情况下,已经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万达电影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其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0.12%。第一季度,华谊兄弟的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38%。根据国家电影管理局的统计,随着全国电影院的关闭和制作发行基本停滞,每年的票房损失估计超过300亿元。